以榜样之光燃奋斗之志
——南漳法院“周四夜校”又开讲啦!
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大力弘扬英模精神,凝聚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,10月16日晚,南漳法院开展“周四夜校”,通过宣讲英模事迹、开展警示教育,让全体干警齐聚一堂,从英模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,从警示教育中筑牢思想防线。
曾昕冉、吕如尧、杨睿白三位干警分别宣讲了丁宇翔、鲍卫忠、韩旭辉三位同志的英模事迹。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,却以润物无声的坚守与奉献,成为身边最值得学习的榜样。
民一庭法官助理曾昕冉聚焦丁宇翔同志的日常工作,她讲道:“丁宇翔离我们并不遥远——他就是与我们一同伏案阅卷、挑灯撰文、为当事人释法明理的同行;他的故事也并不遥远——他所经历的加班、难题与坚守,我们每个人都正在亲历。” 她以丁宇翔同志的事迹告诉大家,法治之光从不只源于领奖台的荣耀,更藏在阅卷时每一笔认真批注、庭审中每一次耐心倾听里,唯有以平凡坚守铸就不凡,方能用对法徽的敬畏践行司法初心。
执行局法官助理吕如尧围绕“时代楷模”鲍卫忠同志展开宣讲:“什么是‘如磐初心’——是24年扎根边疆的无悔坚守;什么是‘枝叶关情’——是把群众小事当成自己大事的为民情怀;什么是‘法安天下’——是法理情交融的司法智慧;什么是‘德润人心’——是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。” 他号召全体干警学习鲍卫忠同志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,牢记宗旨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,公正司法、担当作为的职业精神,清正廉洁、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,始终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。
武安法庭副庭长杨睿白则讲述了韩旭辉同志的实干故事:“韩旭辉的一生,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,却有33年如一日的求真务实;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,却有‘办好每一个案子’的坚定决心。”她提到,韩旭辉同志带着乡间泥土的芬芳、怀着追梦法治的情怀,将“人民法官”四个字刻进群众心里、刻进政法事业年轮,即便如今法槌已落,其精神仍永远长存,激励大家在司法为民道路上守初心、担使命,不负国徽、不负法袍、不负人民。
魏琴、郭万宇、邹诗瑶三位干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,畅谈学习感悟。
民一庭法官助理魏琴表示,丁宇翔同志如星火烛照前路、似灯塔指引方向,作为法官助理,将以其为标杆,在辅助办案中筑牢忠诚之魂,在服务群众中恪守为民之心,在攻坚克难中提升履职之能,在廉洁自律中夯实立身之基,用细致的辅助工作、扎实的履职行动,践行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”的目标。
入职仅两个月的执行局干警郭万宇分享道,鲍卫忠同志如明灯照亮自己的执行“起跑线”,让他明白执行干警既要做维护法律尊严的“利剑”,也要做贴近群众的“春风”;既要练就能攻坚克难的“硬本领”,也要怀揣愿为民服务的“软心肠”。未来他会从每起小案办起、从每次沟通做起,把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,努力成为让群众满意的执行干警,让“燃灯者”的光芒在新时代执行路上持续闪耀。
九集法庭书记员邹诗瑶谈及韩旭辉同志时动情说道,虽英模已逝,但精神财富永恒,未来工作中,会以韩旭辉同志为榜样,疲惫时念其坚守、遇困时学其智慧、临诱时守其清白,即便难以抵达伟人高度,也会脚踏实地办好每起案件、真诚对待每位群众、严格恪守每项操守,在平凡岗位上传承精神、践行初心。
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肖立指出,这些精神,既是法院过往发展的“根”与“魂”,更是我们应对当前挑战、实现未来目标的核心动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一是要以英模为“镜”,校准思想坐标。把英模精神作为检视自身的“参照系”,多问问自己“面对职责是否尽心尽责”“面对困难是否敢于担当”“面对得失是否甘于奉献”,在对照反思中坚定理想信念,把对英模的崇敬转化为履职尽责的思想自觉。 二是要以英模为“尺”,锤炼过硬本领。英模的成就,源于日复一日地钻研与实干。我们不能只停留在“感动”,更要落实到“行动”——年轻同志要主动向英模学习钻研精神,在业务上精益求精;老同志要发挥“传帮带”作用,把英模精神融入日常工作,以钉钉子精神把每一项任务抓实抓细。三是要以英模为“旗”,凝聚奋进力量。各部门要以这次宣讲会为契机,把学习英模精神与当前重点工作结合起来,把“学英模、做先锋”融入团队建设、业务攻坚的全过程,让英模精神从“宣讲台”走向“工作岗”,形成“人人学英模、个个争先进”的浓厚氛围。
宣讲会后,全体干警共同观看了优秀纪律教育主题作品《“局”中人》。
英模事迹是司法为民的“精神灯塔”,警示案例是廉洁用权的“醒世警钟”——前者明晰“该向谁看齐”,后者划定“该对谁警惕”,二者共同守护着法院人必须坚守的初心与底线。南漳法院全体干警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把英模精神转化为公正办案、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,把警示教育的警醒融入每一次庭审、每一份裁判。始终牢记:手中的法槌承载着人民的期盼,心中的戒尺丈量着司法的尊严,唯有以忠诚铸魂、以廉洁立身,才能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。